班师认为,妇人一生以血为用。肝藏血主疏泄,为女子之先天。肝阴易亏,肝阳易亢。若七情伤肝,或阴血亏损,肝失所养,均可致肝失疏泄,血气失调,冲任紊乱,进而导致经、带、胎、产诸疾发生。故治疗妇科病,既要重视“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之生理特点,又要疏其郁结,调达气血。他说:“治妇科病不能忘郁,但治郁之证,用药不宜太辛散,要轻清疏解。”花类药凝本草之精华,轻灵清化,性味平和,最能疏理气机,调达气血,主治肝用,且又不伤肝体,药性轻清平和,尤适合体质娇嫩,不堪药性偏颇之妇女。若临证配伍得当,则治妇科诸疾,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班师常用的花类药有素馨花、合欢花、玫瑰花、玉兰花、佛手花、厚朴花、鸡冠花、三七花、凌霄花等。


素馨花


性味辛平,气味芳香,具疏肝理气作用,常用治肝郁之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闭经、痛经、经行乳房胀痛等证。对素体阴虚火旺者,用之代柴胡既有疏肝解郁之功,又无苦寒劫阴之弊。


合欢花


辛平,《神农本草经》言其能“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具有舒郁、理气、安神、和中之效,为肝脾同治之品,可用于月经不调、经行情志异常、绝经前后诸证等表现为郁结胸闷,忧郁不乐,失眠健忘者。


玫瑰花


甘微苦而温,香气浓烈,能行气解郁,和血散瘀,《食物本草》言其“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可用治月经不调、痛经、经行乳房胀痛等证。


玉兰花


微温芳香,《良方集腋》以其治痛经不孕,《本草纲目拾遗》言其“性温香滑,消痰,益肝和气。”班师取其芳香解郁行气之性,治疗肝郁气滞之痛经及月经不调等证。


佛手花


辛苦微温,辛能开,苦能降,疏肝而不燥阴血,辛散悦脾而消积除滞,故能疏肝理气,和中化痰,疏理脾胃气滞,可用于肝郁气滞之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少、痛经、闭经、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情志异常及肝气犯胃之妊娠恶阻等证。


厚朴花


微辛微苦微温,健脾利气,化湿开郁,既能燥湿散满、运脾导滞,又能芳香化浊止带,化湿不伤阴,运脾又和胃,对肝郁化火、湿热下注而致带下黄稠臭秽、阴痒者以及肝热犯胃之妊娠恶阻者用之颇效。与此配伍的还有黄饭花(即密蒙花)、扁豆花等。


鸡冠花


味甘性凉,能止血止带,可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对经带并病者用之尤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鸡冠花“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崩中赤白带下,分赤白用。”《玉楸药解》亦云:“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


对经血不止,民间有用一味红鸡冠花晒干研末,每剂4~8克,用黄酒调下的治验单方。《摘元方》还记载用白鸡冠花,晒干研末,每日空腹用黄酒送服9克以治白带和石淋,赤带则用红鸡冠花。《怪证奇方》记载白鸡冠花用黄酒煎服可治产后疼痛。


三七花


又称田七花,是三七全株中三七皂苷含量最高的部分,民间作茶饮用,有清凉、平肝、降压之效。班师借其甘微苦温,能补能行,直达血分,化瘀消滞,行血而无破血之弊,喜用于体虚而有瘀滞之月经病变及临盆之际,忧思惊恐,情志郁结之滞产、难产。


凌霄花


甘酸寒,入厥阴血分,能凉血祛瘀,清血中之郁火,可治疗血瘀之闭经、痛经。血中郁热之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间期出血、经行发热、经行头痛、经行吐衄、经行面部痤疮等证。


如班师治一女,半年来经前1-2天出现头痛,以前额及两颞侧为甚,经潮则痛自止。月经周期尚准,现为经行第3天,头痛已止,经量中等,色暗红,胸闷乏力。平素常觉右胁胀痛,情绪变化时尤甚,纳可便调,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弦略滑。以逍遥散加合欢花、素馨花、益母草损益治疗,很快治愈。


本文来源:全国中医妇科流派联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