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承办,重庆市中医院协办的第16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年会暨第二届青年论坛于2016年11月4-6日在重庆举行。出席此次大会的嘉宾有中华中医药学会曹正逵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名誉主委肖承悰教授、主任委员罗颂平教授、重庆市中医院院长左国庆,重庆市卫生计生委中医综合处处长张永忠,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周天寒及包括香港地区在内全国各地代表600余人。此次大会收到参会论文290余篇,收录论文270篇。
11月4日下午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罗颂平主委率领中医妇科专家团队在重庆市中医院举行大型义诊活动,参加义诊的专家有罗颂平、胡国华、谈勇、金哲、齐聪、杜惠兰、王小云、傅萍、许丽绵、魏绍斌、赵红、刘雁峰、马堃、许昕、章勤、夏敏等教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强烈的社会反响。
11月4日晚上召开常委会,常委75人,实到64人。许丽绵秘书长向各位常委汇报了此次年会在北京总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筹备的情况,包括前期大会论文征稿、会议采用稿件的审核、会议优秀论文的评选、会议地点的选择、考察、大会通知的发放、会议期间的安排等等,罗颂平主委向大家汇报了妇科分会2016年的工作情况和2017年工作计划,在总会的指导和支持下,2016年妇科分会的工作卓有成效:在重点学科的建设中,广州、南京、成都、陕西等4家中医妇科学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优秀学科,全国多家重点专科取得长足进展。推动指南、大纲的拟定、修订,编写全国规划教材、专著,引领学术界。开展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港澳台大陆四地学术交流、流派学术交流、教学交流等,推动一系列的信息交流平台发展,学术交流活跃,倡导学术创新,推动学术成果。与各地方分会密切联系,以点带面,带动整个中医妇科学术界的发展。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去青海、重庆等地开展义诊活动,送医疗、送技术去边疆、去基层,得到各地好评。2017年继续做好学科与专科的建设、推动各地学术交流的开展,活跃学术气氛,鼓励学术创新,继续做好网站、微信等信息平台工作,让分会的活动、学术交流信息无时空障碍各地同步分享。罗主委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2017年在总会的领导下,再接再励,做出更大的成果,更好地为各地方分会、为社会服务。最后,常委举手推荐2017年妇科年会的地点,分别是上海、新疆、成都、山东、杭州。拟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下一次年会的开会地点与承办单位。
第16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年会暨第二届青年论坛在11月5日上午开幕。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秘书长许丽绵教授主持,重庆市卫生计生委中医综合处处长张永忠,重庆市中医院左国庆院长分别致辞欢迎全国各地的中医妇科专家莅临重庆。中华中医药学会曹正逵副会长介绍妇科分会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成长离不开几代人的努力,包括天津的哈荔田教授、广州的罗元恺教授、黑龙江的韩百灵教授及一批批的名老专家、教授及有识之士,以罗颂平教授为主委的第五届妇科分会团结各地方妇科分会的力量,锐意进取,中医妇科特色与专科优势显著,队伍不断壮大,实力越来越雄厚,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服务能力越来越强,并组织了多场义诊,造福广大民众,社会反响非常好。希望妇科分会抓住机遇,继续发扬优点,带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妇科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加强交流合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名誉主委肖承悰教授表示妇科分会凝聚全国中医妇科的力量,为女性生殖健康保驾护航,希望大家精诚团结,使中医妇科更好地发展。她同时对妇科分会的发展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和信心。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罗颂平教授从学科与专科建设、创新争先行动、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妇科分会工作报告:
1、学科与专科建设
2015年完成国家中管局“十一五”重点学科验收和“十二五”重点学科中期检查。2016年1月进行“十一五”期间重点学科验收答辩,广州、南京、成都、陕西等4家中医妇科学评为优秀。
继续制修订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于今年7月召开定稿会。大部分项目完成制定与修订工作。编撰《妇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已完稿并校对清样。
2、创新争先行动
根据总会提出的要求,拟定了妇科分会的创新争先行动计划并顺利实施。
(1)推动学术发展创新会议
2016年9月在上海举行PCOS中西结合分型规范专题研讨会(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分会合作)俞瑾教授提出PCOS的新分类方法和诊疗思路。10月在成都举行“国际中医药妇科大健康高峰论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中国民族医学会妇科分会、成都中医药大学等联合主办),刘敏如国医大师发表主题演讲,肖承悰、罗颂平、杜惠兰、陆华、王小云、哈孝廉、许丽绵、夏天、夏敏、孔桂茹等参会。
(2)服务具有创新潜能的企业
对四川成一药业的益母草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论证会,由肖承悰教授负责。对太安堂药业的麒麟丸进行二次开发研究,由邓高丕教授负责。
(3)创新研究、创新成果
由胡国华、罗颂平教授主编的《全国中医妇科流派研究》获201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谈勇教授主持的滋阴补阳方序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周期重建的治疗作用获李时珍医药创新奖1项;杜惠兰教授、王小云教授、刘丹卓教授分别主持的研究成果均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2016年中医妇科界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与青年、地区项目立项20余项。
(4)科普宣传、特色诊疗与义诊
在总会微信平台发表岐黄观点;流派联盟微信平台发布相关信息。组织专家在青海门源医院、重庆市中医院举行大型义诊:开展膏方特色诊疗,如岭南四季膏方、海派膏方;整理出版了《妇科流派名方》。
主编出版“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2部(谈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罗颂平、刘雁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世界中医药核心教材《中医妇科学》(罗颂平、齐聪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已完稿。主编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教材《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郁琦、罗颂平主编),已定稿。
3、学术交流
积极支持各地方分会的学术交流活动,举办朱南孙从医75周年学术研讨会、肖承悰从医51周年学术研讨会和继续教育学习班、哈孝廉从医60周年学术研讨会和继教班。与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科流派分会合作,在台湾举办妇科流派专题讲座,共18位专家讲课。展现了流派特色,取得很好的学术影响。2016年9月在广州召开全国中医妇科教学研讨会。
5日大会上,肖承悰教授的“黄芪在妇科病中的应用”、张玉珍教授的“胞宫、子宫概念新界定的价值探讨”专题讲座,非常精彩,引人入胜。罗颂平教授的“保障生殖健康,实现乐孕优生——如何应对高龄二胎生育”、谈勇教授的“吴门名医钱伯煊教授妇科膏方经验”、陆华教授的“补肾对干细胞及女性生殖内分泌影响的研究”、连方教授的“传承夏桂成生殖节律理论-辨病结合辨月经周期施治排卵障碍性不孕”、杜惠兰教授的“卵泡发育不良的中医药研治思路”、马堃教授的“补肾促卵冲剂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研究”、张婷婷教授的“中医方法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指标的选用”、侯丽辉教授的“中医药治疗PCOS优势与进展”、魏绍斌教授的“从“异病同治”论慢性盆腔疼痛“共性病机””、夏敏教授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治疗思路探讨”、杨鉴冰教授的“妊娠恶阻的中医治疗探索”、傅萍教授的“何氏女科治疗复发性流产经验”、郑凌琦研究生的“金哲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经验撷菁”、张帆教授的“自拟更年汤对肾阳虚型围绝经期模型大鼠下丘脑雌激素受体及肾上腺皮质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刘丽教授的“针刺联合膈下逐瘀冲剂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临床观察”,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6日青年论坛上,胡国华教授做了“规划决定未来”、张捷教授做了“更年期焦虑的识别与治疗”的专题讲座。青年委员王铁枫、王春艳、张婷、徐云霞、曹亚芳、张丽娟、蔡竞、郜洁、孙振高、王英、田丹、石玲、储继军、黎敏、付先芸等分别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传承、中医妇科基础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生殖道炎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病等的文献研究、中医妇科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此次大会既有全国名中医、各流派代表人物亲临现场为大家传经送宝,又有青年学者分享学术传承、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文献研究的体会。台上的讲者妙语连珠,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台下的听众津津有味,流连忘返,收获满满。5号晚饭后专家与参会代表一起合唱“红军不怕远征难”、“红梅赞”和“绣红旗”,其乐融融。
此次大会参会人数又创历届之最,达600余人;汇聚全国中医妇科名家,老中青中医妇科人济济一堂,交流切磋。会议荟萃了全国中医妇科的学术精华、学术骨干、学术后备,大家畅所欲言,增进了解,加强了友谊。大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妇科分会的学术活动得到地方学会的大力支持,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和重庆市中医院的员工与研究生为主的会务组,为大会的召开提供了认真细致的服务。
妇科分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
1、加强妇科分会的建设,推动流派、教学、炎症学组的发展,推动各地方妇科分会的工作。
2、2017年学术年会的地点:在常委会上,有常委建议在上海、山东、杭州、新疆、成都召开。拟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下一次年会的开会地点与承办单位。
3、通过“中医妇科在线”网站平台、微信平台,达到资源共享,争取实现“一地开会,各地均知,一地办班,各地分享”的信息交流效果。
希望妇科分会能够成为推动中医妇科学术研究与专科发展的平台,中医妇科人的精神家园。
2016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