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妇科学》(欧阳惠卿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妊娠中晚期,孕妇腹形小于相应妊娠月份,胎儿虽存活但生长迟缓者。

2.西医诊断:参照《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  (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孕妇体重、宫高增长缓慢:① 妊娠28周以后,孕妇体重连续2周增加缓慢或停滞,应警惕有FGR的可能;宫高、腹围连续3周测量均在第10百分数以下;② 胎儿发育指数小于-3【胎儿发育指数=宫高(cm)-3*(月份+1)】。 

(2)超声检查示胎儿生长各径线【双顶径(BPD)、腹围(AC)、股骨长度(FL)及头围与腹围(HC/AC)比值】及预测胎儿体重低于同孕龄胎儿平均值的第十位百分位数。

(3)彩色多普勒测量脐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之比(S/D),胎儿大脑中动脉(MCA)PI异常:①妊娠24周后S/D比值>4,晚期妊娠S/D比值>3;②脐动脉舒张期末波缺失或倒置;③大脑中动脉 PI降低。

(4)血清生化指标异常:母体尿雌三醇(E3)值下降、尿雌激素/肌酐比值(E/C比值)下降、血清人胎盘生乳素(HPL)值下降血清甲胎蛋白(AFP)上升,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下降,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SP1) 下降,IGF-1下降有助于确诊FGR。

符合以上第(1)、(2)项,兼第(3)项中任一条,排除匀称型胎儿生长受限可确诊。

(二)证候诊断

1.气血虚弱证:孕妇腹形明显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症见面色晄白或萎黄,头晕心悸,少气懒言,纳少无力;舌淡、苔少,脉细弱无力。

2.脾肾阳虚证:孕妇腹形明显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症见腰膝酸冷,手足不温,纳少便溏,或形寒畏冷;舌质淡,苔白或薄白,脉沉迟。

3.肝肾阴虚证:孕妇腹形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症见头晕耳鸣,腰酸乏力,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滑数等。

4.气虚血瘀证:孕妇腹形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症见面色苍白或晦暗,头晕心悸,少气懒言,腰膝酸软;舌质紫暗或舌边尖夹有瘀斑、瘀点,苔薄白或少,脉细涩。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气血虚弱证

治法:益气补血,健脾养胎。

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

中成药: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等。

2.脾肾阳虚证

治法:补益脾肾、填精养胎。

推荐方药:温土毓麟汤加减。巴戟天、党参、覆盆子、白术、淮山药、黄芪等。

中成药:滋肾育胎丸等。

3.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清热养胎。

推荐方药:左归丸加减。熟地、淮山药、枸杞、山萸肉、菟丝子、龟板胶、黄芩、白芍、陈皮等。

中成药:左归丸等。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补肾安胎。

推荐方药:补肾益气活血方加减。桑寄生、黄芪、当归、丹参、川芎等。 

(二)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

可选择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或丹参粉针)、川芎嗪注射液等。

(三)胎教音乐治疗

选择卫生部优生优育协会胎教专业委员会研制的《爱心胎教音乐全集》胎儿篇实施胎教音乐治疗,每日1~2次,每次15~20 min,选择在胎儿觉醒有胎动时进行。

(四)基础治疗

门诊病人可选择补充叶酸、钙剂,左侧卧位等;住院病人定时吸氧,如营养不良可予以静脉营养(蛋白质提供能量比<25%)。

(五)护理调摄

1.孕期加强卫生宣教及情志疏导,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防止滥用药物。

2.加强营养,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物,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显效:母体症状基本消失,体重、腹围、宫高明显增长,B超测胎儿生长各径线值与孕周相符;

有效:母体症状改善,体重、腹围、宫高增长,B超测胎儿生长各径线值与相应孕周相差小于2个标准差为有效;

无效:母体症状无改善,体重、腹围、宫高增长缓慢或停滞,B超测胎儿生长各径线值与相应孕周相差2个标准差或以上为无效。

(二)评价方法

临床症状结合产科及B超检查。

1.临床症状主观评价。

2.疗程结束后B超检查为主要评价指标。